来源:南方日报A07 记者 梁时禹 2021-10-27
“霜降过后就进入金柚采摘的时间,今年收成不错,3万斤不是问题。”每天关注着天气变化,梅县区松口镇洋坑村的种植大户李维昌已经成为了村里的气象员。他说,金柚采摘前的天气变化不容忽视,同样决定着金柚品质。
大专毕业、深圳创业、梅州务农……丰富的工作经历,让这位35岁的柚农比同镇其他柚农更懂柚:生态化种养,让土壤保持活力;学习先进理念管理柚园,保证柚子品质;参与新农人培训,补充种柚知识。
巧谋善干,业精于勤。凭借出色的种柚技巧,李维昌管理的柚园被评为梅县区2020年“十大优质金柚示范园”,他本人也成为广东乡土专家。
当记者问起为何选择成为一名柚农,李维昌这样说:“农村也有广阔天地,可以实现大作为。”如今他与弟弟接过父亲的衣钵,继续种柚管柚的同时,带领同村村民一起,种出好柚子。
●南方日报记者 梁时禹
子承父业 理念更新管出品质好柚
在李维昌家里的电视墙上,挂着一幅全家福。画像中三代同堂,其乐融融,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甜蜜的笑容。“这张照片里面总共有4名成年男子,其中有3名都在种柚子。现在,我们共种了1000多棵柚子,3个人共同管理。”李维昌说。
柚子的甜蜜,伴随着李维昌的童年。
父亲李通棠是一名老柚农,拥有近40年的种柚经验。在李维昌的记忆里,他是和家门口的柚子树共同成长起来的,“村内、房屋周围都是柚子树,我们兄弟3人和家族的兄弟姐妹一起在树下捉虫、挖土。调皮摘下还没成熟的柚子,被家长知道之后,免不了一顿骂。”
作为老一辈的柚农,勤奋被李通棠视为致富法宝,“种柚可不能偷懒,浇水、除草、驱虫、施肥,每一样都不轻松。”得益于勤奋精细的管理,每到柚子丰收的季节,李通棠的果园内柚子挂满枝头,大批采购商便会来到家中,运走提前订好的柚子。“每当这时,父亲总会剥好柚子,我便会趁机拿上几片,那种甜蜜的滋味至今难忘。”李维昌说。
然而在那个年代,柚子种植技术的不成熟使柚子的品质良莠不齐,好柚子卖不出好价格的现象时有发生。“采购商往往看重柚子的外表,像一些表皮粗糙、果实可口的柚子只能以低价售出。”谈起这些情况,李通棠感到十分痛心。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深圳返乡务农的李维昌抓住了关键:质量比数量更重要,科学种出优质好柚才能更赚钱,“只要品质上来,不管是什么柚都能卖出好的价钱。”
在深圳创业时,李维昌见识了科技的力量。“那时深圳一天一变,智慧化管理不仅让城市更有序,环境也越来越好。”回到梅州之后,他毅然决然报名参加省、市、县(区)梅州柚提质增效技术培训会,听取农业专家的意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提升管柚技术。
实践出真知。李维昌和兄弟一头扎进了柚园,除了父亲手把手传授种柚技术之外,他们隔三差五就往广东、广西的优秀企业跑,学习优秀果园关于农业科技的使用情况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并结合自家果园的情况布置使用。
理论知识同样重要。晚上儿女在做家庭作业,李维昌便在一旁啃农业知识的书本,一边听视频讲解,一边做笔记,“老一辈往往凭借经验在种植,现代化农业讲究数据化、科学化种植。”
凭借着科学化的管理,李维昌的果园在他的管理下,获评梅县区2020年“十大优质金柚示范园”。“有时,父亲看不惯我在家中闲着,说你每天不去柚园拔草,柚子品质能好吗?我便笑笑说科学化管理,可以让300斤果卖出600斤的价,而且更省时省力。”李维昌笑着说。
立体种养 生态种植好柚卖好价
走进李维昌的果园,成片的柚子林漫山遍野,饱满的果实掩映枝头,在微风的吹动下若隐若现。“这棵树的柚子被梅县的采购商预订了,这棵树的柚子被广州的采购商订走了……”看着满树的柚子,李维昌满心欢喜。
当记者问起,为何他的柚子如此受欢迎,李维昌只是笑笑不说话。走进果园深处,只见母鸡“咯咯”地在树下觅食。果园一头的猪舍内不时传来“哄哄”声,猪群正伏在地上睡觉。“这就是我种柚的秘诀:生态种养,一块地能有两份收益。”李维昌说。
过去一些果农缺乏科学知识,过量使用便宜化肥,不仅导致土壤养分结构失调,部分地块有害金属、病菌超标,种出的柚果品质也不见提升。“下大雨时,土壤中水溶性物质被雨水冲到地下、河流处,还会引起环境污染。”李维昌说。
品质下降,柚子卖不出好价格,不仅一年的辛苦全白费,还会砸了自家的招牌。前车之鉴,让李维昌冒出生态种养的想法,“在培训时,农业专家跟我们讲过桑基鱼塘的案例,如果能将此种经验运用到柚子的种植中,或许能有意外收获。”
说干就干。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李维昌购买了300头猪、600只鸡,在果园里建起了鸡舍和猪圈,修起了沼气池。家禽的粪便在沼气池经过发酵后,沼液用作肥料,沼气供家里生活用,损坏的柚子还可用作饲料。
农家肥与化肥的搭配使用,让生态种养的效益不断放大。去年李维昌种出的金柚,一斤就卖到了3元,比平均价格高出了将近1倍,李维昌逐渐尝到了生态种养的甜头,“去年,光靠卖沙田柚,我的利润就达到了15万元。”
立体化种养,也让李维昌有了多重收益,“沼气使用能省煤气费,鸡和猪也能卖出一部分价钱。”
共同致富 带领村民共种好柚
李维昌的种柚经历可谓跌宕起伏,自然灾害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2017年,连续的天气干旱导致柚子减产,他与父亲、兄弟为找水源想破了头;2018年突发山洪,果园被大雨冲得一片狼藉,部分柚树根部裸露,面临死亡的危机,然而他只能在家干着急;2019年猪瘟爆发,猪接连死亡,他只能忍住辛酸,将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然而,一连串的天灾并没有打击李维昌对种柚的信心。“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说明农业大有可为,这些小挫折不算什么。”李维昌常常安慰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经过父子三人多年努力,金柚、蜜柚销售渠道搭建逐渐稳定。柚子不愁卖,身为村委委员的李维昌开始向村内需要帮助的柚农伸出援手。
在洋坑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有不同规模的金柚。一些种植规模较小的柚农,特别是一些脱贫户,因生产的柚果数量不能满足采购商需求,被迫以低价售出。遇到此种情形,李维昌便帮其一起售卖,向采购商争取更合理的价格。闲暇时,李维昌还到脱贫户的家中,为其传授种柚管柚的知识,争取种好柚买好价。
柚子市场逐渐广阔,李维昌又开始想着下一步棋:如何对柚子进行精深加工,“单靠卖鲜果,很难实现效益最大化,如果能将柚子进行进一步加工,柚子就有更大的收益。”
李维昌说,现在梅州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涉猎柚子深加工行业,并且取得了初步成功,他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现在,我们在想着如何扩种柚子,产量上来之后,可以对接柚子深加工企业,一般的柚子也能卖出好价格。这样,村民都能够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