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驻广州办事处遗址:进步报刊的力量
    现在大家一说《华商报》,肯定会想到,这应该是指西安的那份综合性报纸,但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有一份《华商报》,1941年创刊于香港,1946年复刊,它在广州还有一个办事处,为中国共产党在广州的宣传起了重要作用,它当年的地址就在现在的北京路366号。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蒋介石政府为了实行一党专政,表面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意愿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表示与国民党及其他民主党派共商国是进行和平建设,暗地里却积极准备内战。在华南,国民政府调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部队进占广州等城市,企图歼灭东江纵队等在广东的中共武装。在这种情况下,广东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和平民主运动,试图揭露蒋介石破坏和平建国的阴谋。报刊由于其具有极大的宣传效果,成为了他们用来宣传和平民主主张的主要媒介。广州的《华商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华商报》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报纸,在抗日战争时期由进步新闻工作者在香港创办,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后停刊,1946年1月4日在香港复刊,同年3月在汉民北路234号(今北京路366号)设立报社的广州办事处,由邬维梓负责,分社成立的主要任务是:“一本人民立场,与我海内外同胞,共揭和平、团结、民主的大旗,为创造一幸福、富强与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主要出售、发行进步书籍、杂志。此外,受中共广东省委之托而创办的《正报》也于1945年11月13日在香港创刊。《正报》社也在汉民北路234号设立了驻广州办事处。
    由于宣扬和平民主的思想适应时代的潮流,《华商报》很快在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中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平民主运动的舆论在人民群众中开始形成。这对国民党反动当局的统治非常不利,因此在《华商报》驻广州办事处开办不久,便派了一些暴徒趁读者热烈买书、读报之际,在书刊门市部偷放了毒蛇和马蜂,企图破坏办事处的营业。1946年5月4日上午,蒋介石国民政府又组织了一批暴徒大肆破坏 了《华商报》、《正报》驻广州办事处以及附近的广州兄弟图书公司。6月,《华商报》驻广州办事处及其在内的13家进步报社、书店、杂志社被封闭。
    今天, 在北京路上, 我们看到的《华商报》驻广州办事处遗址已经是一栋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的六层骑楼,而且也不再售卖报刊和书籍,但是,《华商报》驻广州办事处作为当年广州利用文化的力量推动和平民主运动的功绩是无法抹杀的。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街巷里的红色印记:广州越秀红色革命史迹全纪录》
出版时间: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