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家在越秀-信息港 |
6月有望重睹“小北门”芳容 |
以前广州城的“小北门”是什么样子的?不日你就可以再睹芳容。昨日,越秀区建设和市政局副局长陈小泉表示,越秀区准备在越秀公园东门复建“小北门”,并在越秀公园前广场塑造“小北寻迹”绿化广场,使其体现古城墙与城楼的整体概念。
修建仿古“小北门” 小北路地处东风中路的商业中心区,南起东风中路,北至环市中路,长约1107米、宽约17米,因明清两代的建筑广州城“小北门”而得名。古代的“小北门”地处越秀山麓,游人如鲫,酒楼茶馆应运而生,逐渐地这里便形成了一条热闹的街道了。 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小北路上遗留下来的历史信息并不多。据了解,在“小北寻迹”绿化广场上,将会设计一些与广州城历史有关的浮雕或进行旧城资料的展示等。陈小泉表示,方案将于本月底敲定,下个月将会开工,预计今年6月即可完成。
4个方案供市民选择 据了解,“小北门”的4种设计方案各有特色,但前3种方案都要求保留越秀公园入口门楼,只有第4种方案建议拆除越秀公园入口门楼,按照古城门比例与样式,建仿古门楼。 其中方案一除保留入口门楼外,还保留其门窗,用抽像手法对其作整饰,使环境体现古城墙与城楼的整体概念,整体色调为灰色;方案二与方案一的唯一区别在建议整体色调为暗红色;方案三则不保留其正面门窗,而是用较具抽象的手法对其作整饰。 陈小泉说:“我们更希望市民能多提供些‘小北门’的资料,谁家有‘小北门’的历史照片就更是宝贵了。希望市民能给我们提出建议。”据悉,市民若有建议和意见可致电020-61182727,或发至邮箱:seeropen@yahoo.com.cn。
“小北花圈”将重现 在小北路上,如今仍有个公交车站叫“小北花圈”,但现在整个小北路上皆见不到“花圈”的踪迹,这是为何?原来,这里以前真有个“花圈”。据了解,“小北花圈”原位于小北路与越秀北路交会处,建于1963年,面积630平方米,是广州最早的交通绿岛喷泉景观。“小北花圈”于“文革”期间被毁,1979年修复,它采用广州园林塑石工艺建石山,周围种上红色美人蕉,中央配以喷水池,犹如一个大花圈。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因车流量剧增,此处成为交通堵塞点,2000年“花圈”被拆除,建成平交路口以疏导交通。 陈小泉透露,越秀区计划在小北路与越秀北路交界处的交通绿岛上重塑一个小型的“小北花圈”,重塑旧“小北花圈”流水石山及加种盆景树等。同时,还将加建2010年亚运会吉祥物造型雕塑。
解放路将复建骑楼 陈小泉还表示,越秀区下一步将推进中山路、解放路、沿江路等13条道路沿线的综合整治。除了进行三线下地、雨污分流等整治外,还会根据每条路的特色而进行整饰,例如解放路将复建骑楼以体现老广州风格,广州大道到二沙岛一带则考虑加入体育元素。 |
![]() |
首 页 | 关于越图 | 本馆动态 | 服务指南 | 网上服务 | 家在越秀 | 读者园地 | 艺术天地 | 联系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