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2025年4月12日,在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内,举办了一场讲述清明节绘本故事的活动,虽然清明已过,但那份对先人的追思,对文脉的传承仍在延续。
活动中,主讲老师分享了绘本《奶奶的故事》,故事里奶奶与小孙女在春日里的互动,每一幕都充满着生活气息。悠悠田野间,一老一小采摘艾草的身影,是对自然的亲近;家中厨房,共同制作青团的忙碌,是传统习俗的传承;一家人围坐品尝青团,亲情在心底扎根。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却让小读者们真切感受到亲情的珍贵。
为了让读者们深入了解清明,老师在讲述绘本之余,详细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从古老的传说,到传统的祭祀、踏青,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这个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还一起朗诵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稚嫩的童声在图书馆内回荡,将清明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之情传递出来,加深了孩子们对清明文化内涵的理解。
活动还辅导小朋友们手工制作青团,让小朋友们在“阅读+体验”的模式中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读者们运用粘土、彩纸和卡纸等工具,发挥自己的创意。不一会儿,一个个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青团”便在一双双巧手下诞生,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在小朋友的心中扎根。
这场活动,恰似架起一座跨越时空的阅读虹桥,将绘本中的清明故事化作孩子们掌心的诗行。墨香、诗意与童趣交织,稚嫩指尖流淌着清明节俗的古韵,童音雅诵唤醒千年的雨声。亲子共读的时光,让慎终追远的古老训喻,化作血脉相承的温暖注脚,在春风里写下生命传承的永恒诗笺。
喜阅有你
书香致远
快来“喜阅吧”
一起快乐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