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学子精心创作出新出彩为国庆献礼
“扇”耀中华 勇“筝”先展览燃爆中国风!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2020年9月29日,“扇”耀中华  勇“筝”先——建设大马路小学迎国庆中国扇、中国风筝作品展在越秀区图书馆精彩开展!本次展览,借越秀学子、非遗大师充满中国风的作品为我们的国家献上衷心祝福,祝愿我们的国家成就更加“扇耀”,人民生活更加“筝争日上”!

  “扇”耀中华  勇“筝”先

  本次展览指导单位为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单位为越秀区建设街党工委、越秀区建设街道办事处、越秀区建设大马路小学、越秀区图书馆;支持单位为越秀区非遗保护中心、建设街文化站、金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真朴苑、广州市状元坊戏服有限公司、苏昕通草画工作室。

到场嘉宾

       越秀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越秀区关工委讲师团郑自力团长越秀区建设街党工委罗冬英副书记

       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谭宇明二级调研员

       越秀区教育局综合科罗明君主任

       越秀区图书馆钟少薇馆长

       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美术教研员陈泽勉老师、毕晓晖老师

       岭南押花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傅庆军老师

       广州戏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董惠兰老师

       还有来自金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负责人邓毅富老师及李冰山、谭翠萍、李杰、小琳等各位艺术大师,新闻媒体的朋
友们,以及建设大马路小学的学生、家长代表、越秀区部分教师代表等共同参与我们的展览开幕。

  念念向善 筝争日上

  在开幕活动上,建设大马路小学叶丽诗校长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善”与“扇”同音,古代常把扇子作为朋友相赠的礼物,借“扇”寓“善”,导人念念向善。风筝发明于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中国传统风筝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是中国文明历史的一个小缩影,风筝不惧风雨激扬向上的积极形态,通常赋予远大志向和殷切希望的象征,代表一种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英勇精神。建设大马路小学一直借助各种主题活动渗透立德树人理念,赋予“风筝”“中国扇”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借“风筝”寄语新一代“筝育青云志”的远大抱负和“力争上游”的决心行动;期盼扇文化引领孩子们的“善言善行”,友善有爱。

  随后,越秀区图书馆钟少薇馆长为开幕活动致辞。钟馆长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极不平凡的71年。2020年,我们度过的时光也是一段不平凡的记忆。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抗疫英雄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逆行者善举传递希望,奋斗者如风筝般不畏艰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一大批抗疫英雄心怀大爱、勇敢逆行、迎难而上、甘于奉献,顽强拼搏在抗疫一线,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他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忠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国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情怀与担当。

  越秀学子用风筝作品致敬抗疫英雄

  抗疫英雄的故事,抗疫英雄的品格,抗疫英雄的精神,足以成为我们终身学习的标杆;中国人民的团结,中国人民的顽强,中国人民的忠诚,将永远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举办这样的一场展览,也是为了向大家展示,这一份中国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祖国花朵的血液和信念当中,鼓舞着他们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本次展览受到广大青少年和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开幕当天,越秀区图书馆的预约号很快就被“秒杀”一空。

 

浓浓中国风 深深爱国情

 

  本次展览亮点多多,精彩纷呈,充满创意:

  ◆“锦扇尽美”——学生中国扇作品展

  ◆“筝筝日上”——学生中国风筝作品展

  ◆非遗大师扇面、筝面作品(刺绣、通草画、押花)

  展览展出一大批由建设大马路小学的学生们精心设计的中国扇和中国风筝作品和“风筝+”创意作品、非遗大师的扇面、筝面作品(刺绣、通草画、押花)作品,现场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创意爆棚,出新出彩。传统的扇子和风筝在孩子们奇妙的魔术手下,焕发出全新的魅力!小小的扇面和筝面无法束缚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创意,有的在风筝上以绚丽的色彩展现中华传统图案,有的在风筝上展现新时代新广州新风貌,有的在扇面上绘制广东醒狮等充满广府文化风情的图案……展览作品充满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时又充满童真童趣、创意爆棚。展厅当中悬挂着一件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展现出孩子们对祖国对家乡饱含深情、最真最美的祝福,展现出孩子们扎实的美术功底、良好的审美品味。为了这次展览,孩子们付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孩子们通过艺术创作这种充满感染力的形式,充分表达了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

  小创作者为学生们讲解作品含义

 

  展览厅分为中国扇、中国风筝历史介绍和作品展览两大部分。以孩子扇面作品串成中国龙灵动间隔展厅,以广州标志性建筑物为背景,蓝天上飘扬着孩子的风筝作品,主题包括“致敬抗疫英雄”的主题风筝作品、“放飞风筝放飞希望”的许愿墙以及大师作品展区,中国风、广府味、艺术感、时代性极强,孩子们童心童趣的手工作品更为展览增添了喜庆气氛。

  展览现场,非遗大师们的扇面、筝面(刺绣、通草画、押花)美轮美奂,激发起人们的爱国之情,以及对美的欣赏和向往,堪称一次美的洗礼。参观的市民朋友不时发出轻轻的惊叹声,还不时拿起收集拍摄记录这些精美的作品。

  展览开幕当天,率先进入展览厅欣赏作品的读者朋友说:“不敢相信很多作品都是出自小学生之手,每一件作品都是那么的出彩!同时很开心能零距离欣赏非遗大师作品!作为中国人,在国庆即将来临之际,欣赏到这些充满中国风的创意作品,让我们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更多了一分了解,一分热爱!”同时她还提到,在现代生活当中,扇子和风筝似乎早已被潮流新玩物所替代,但其实扇子和风筝象征着一种更为环保、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感谢孩子们,感谢非遗大师,让这些充满温度的手工作品勾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勾起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也让她觉得人应该多亲近大自然,比如春天可以出去踏青放风筝,呼吸新鲜空气,强健体魄。